2024-05-12 11:02:29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日本自卫队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德国莱茵金属授权)
125mm炮弹力矩
1. 身管 2. 弹体 3. 稳定环
穿甲弹的原理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由原来的普通穿甲弹一步步演变而来的。 穿甲弹的威力取决于弹丸击中目标时的动能(速度、质量)以及弹丸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 穿甲弹在被枪管内的发射药加速并射出枪管后,仅受到阻力和重力的影响。 为了使穿甲弹在击中目标时仍能保持较高的速度,必须将穿甲弹设计成有利于减小阻力的形状。
根据物理基础知识,弹丸越细,阻力越小。 不过,考虑到火炮的口径是固定的,科学家们想到了用轻型弹托将穿甲弹体夹在中间的想法。 弹壳的口径与大炮的口径一致。 穿甲弹被制成细长的棒状。 弹托因阻力自动脱落,弹丸继续沿枪管飞行。 这就是“炮击”一词的由来。 为了保证细长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制造穿甲弹时,在尾部安装了四个尾翼,呈十字形排列,故称“尾稳定”。
动能取决于速度和质量。 当速度恒定时,增加弹丸的质量是增加动能的另一种方法。 因此,穿甲弹一般采用密度更大、硬度更高、能承受高温的金属制成。 这样也能保证弹丸在与被击中的装甲碰撞时不易弯曲,碰撞产生的热能也不会降低弹丸的强度。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是碳化钨和贫铀。 其中,贫铀密度较大,并且具有自锐特性(在撞击过程中保持锋利),使其成为较为理想的材料。 然而,由于贫铀弹使用贫铀,其具有辐射,受到了人道主义者的谴责。 虽然很多国家都生产它,但真正在战场上使用的只有美国。
缺点:尾部会增加风阻,减少动能,容易受到侧风影响,降低命中率。
线膛炮和滑膛炮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尾部有所不同:
线膛炮可以让炮弹本身在发射时有非常高的转速,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炮弹的章动效应,从而提高射击精度,距离越远这一点越明显(超过3000米)。 缺点是高速旋转对带尾翼的弹芯冲击严重。 因此,线膛炮发射的尾部稳定脱壳弹需要特殊设计,并采用滑带等防转装置。
滑膛炮发射的炮弹受限于枪体没有膛线,因此炮弹无法旋转,炮弹本身的章动效应对精度影响很大。 因此滑膛炮装备的尾部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尾翼是为了让炮弹在退出时能够退出。 枪管后面有一个旋转能力,可以提高飞行稳定性,这与线膛炮正好相反。
发射情况
热门手游排行榜